建設140個“社區食堂”,開展適老化改造,推進“時間銀行”試點……11月22日太原市民政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發布消息,今年我市要圍繞全生命周期抓好普惠性民生事項,圍繞“一老”,以扎實舉措,行非常之力,下超常之功,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養老服務,推動全市養老服務向著更高質量、更為均衡的目標不斷發展。
隨著越來越多“社區食堂”的出現,它的好處已為越來越多市民所知曉。因此,對于很多翹首期盼家門口能有食堂吃的老人來說,“高標準建設140個‘社區食堂’”絕對是個好消息。
社區食堂是民生實事之一,這一民生實事關系到老年人切身利益,該多措并舉謀劃社區食堂建設,打通養老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?一是精心謀劃,科學布局。“對高齡老人來說,買菜洗菜燒菜存在困難,而且做多了怕浪費,做少了太單調,吃飯成為一個難題。”為化解老人“舌尖上的難題”,無為市民政局全面精準排摸老人的用餐需求,按照有意愿的老年人數量,科學布局,精準定位。
傳統食堂就餐,普遍現象是通過直接劃定好的飯堂窗口依次排隊選餐付款,這樣的食堂就餐模式,既耗費時間長又會感覺擁擠不舒服,還會為飯堂管理者帶來沉重的運營和管理負擔。對用戶來說,就從體驗感上來說就已經存在很大的提升空。
使用卓餐的智慧食堂系統,將會有助于傳統食堂的升級以及智能化、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改造。
1、收銀機(消費機):如純收銀機、收銀小票一體機、各種型號的臺式智能屏操作+人臉識別/刷卡/刷碼消費機、各壁掛式智能屏操作+人臉識別/刷卡/刷碼消費機。
2、閘機設備:如人臉識別閘機、刷卡閘機、刷碼閘機;
3、自助稱重設備:適用于稱重結算的菜品稱重計費付款;
4、智能餐盤設備:適用于使用餐盤芯片識別價格,自助計費付款;